2013/05/29

Fedora 19 beta 目前感想

自從幫自己的筆電裝了 Fedora 以後, 原本只想好好待在一個版本上的,
結果用新版本/新軟體來解決問題的流程跑久了之後便是開始主動跳坑追新版了...

昨天剛好就是 Fedora 19 beta 釋出的日子, 相對於18時的一延再延,
(從計畫時程的11月一路延到今年當新年禮物)
這次只有為了增加穩定性延一個禮拜, 相當快速.

假如有在追開發進度的那更棒, 因為這次的版本就是直接沿用自 beta-RC4, 換句話說其實24號就已經出了XDD

然後剛好覺得自己的系統在最近被自己瞎搞了不少東西, 所以趁這個時候把設定洗空重灌,
因為自己房間這裡的速度夠快, 所以這次的映像檔選用了 netinst, 這樣在後面還可以少一步yum update.

上次折騰開發人員也折騰使用者最大的 anaconda 安裝程式終於以所謂的"完全體"呈現, 上次最大的地雷有三個: 網路設定就真的只是拿來安裝用, 沒有network name的選項 (所以每台新安裝的電腦都會是 localhost.localdomain), 用 DVD 或 LiveCD 安裝甚至一點用都沒有. 選擇自由度過低的套件選擇, 以及操作不直覺的磁碟分割.

第一點直接加入網路設定頁, 而且在安裝完的系統也能從"系統設定值 >> 詳細資料"直接更改; 第二點還是沒變, 只能說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想從"單一套件"的層級選自己想裝的東西XDD
第三點的磁碟分割其實功能性的確不差, 而且在按完成後會有類似工作清單的表提醒你對硬碟做了什麼, 唯二個人想抱怨的是: 為什麼還是不圖形化分割區而是要用系統列表顯示呢? 然後 Windows 一定會被識別作未知系統... orz

安裝過程跟上個版本一樣不贅述, 但是這次在完成後重新開機的部份好像還是小有問題, 先拔 USB 再按重新開機 >> 系統會卡死, 大概是因為找不到東西; 先按再拔 >> 還是會卡, 因為 dbus 還是相關的東西 hang 掉了... 希望這部份是我自己的個案.

安裝後確認核心版本是 3.9.4-300.fc19.x86_64 .

第一次開機, 第一眼不對勁的是 GRUB 的主題不見了 (!?), 進入系統後會有 gnome-firstboot 精靈來作基本設定, 這部份取代了以往 fedora 自己來的部份, 不過大概是 Gnome 3 實在有太多人不習慣, 所以在精靈結束後會自動撥一小段影片跟跳出說明視窗, 只是說明現在還沒有完全翻譯就是.

前幾個版本存在的視窗總覽大小不直覺有修了, 不想在右上角顯示全名的也能再隱私設定關掉, 至於想再桌面塞東西還是得灌 tweak-tool 不變.
底下通知列... 這次好像是改第三次了, 現在變成有通知時會在視窗概覽底下有文字提示, 一按就開, 沒有時則是滑鼠往下滑個一兩秒會開, 一般狀態則是不分有無往下滑個一兩秒會開, 感覺有點微妙. 不過看了說明後還是覺得 Super+M 最實用...

小提一下自己的個案, 以往的版本抓這台電腦的觸控版是正常的 (單指觸控, 預設的敲板子不算點擊, 邊緣捲動), 可是這次不知道哪裡出問題會誤判成雙指觸碰版, 邊緣捲動關閉, 要不是驚喜的發現原來同學的新筆電有雙指捲動功能我真的會以為是驅動爛掉 orz

如果有明明用舊筆電然後也秀斗的話, 請在 terminal 輸入 "gsettings set org.gnome.settings-daemon.peripherals.touchpad scroll-method 'edge-scrolling' ", 我有先回報回去這個問題了.

說到終端機, 一樣不知道這到底是個案還是普遍問題, 以往標題跟提示符會以 "[使用者@電腦名稱 資料夾]$ " 這樣顯示的, 可是自己這裡看到的會是 標題: terminal, 提示符: bash-4.2$, 事後是能調回來沒錯, 不過假如預設值就是這樣那自己有點想回報一下就是...

字體問題, 這次 gnome-shell 的預設字體目測是驛正黑, 不過視窗跟視窗字體還是AR PL UMing, 網頁字體在自己安裝微米黑後會變成中文網頁預設字體.

輸入法: 輸入法切換提示出現啦!! 這樣還挺酷的, 缺少的中英指示跟全形半形提示也補上去了 (在下拉選擇功能表裡), 另外有個小細節是當輸入法焦點跳掉再回來時會有個黑色小箭頭出現, 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 不過可惜的是選字視窗跟字體都變小了...

這次大概是這樣, 系統還算順暢 (也有可能是因為蜜月期 :P), 再來繼續看有沒有新發現.
最後來補一張裝機完成的截圖:


啊還有, "文件"跟Google連動後感覺不錯, 線上看報告什麼的效果很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