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套用於底下情況:
1. 你手上的動畫是 .mkv外加動態格式 (如 .ass)字幕 (所謂的外掛)
2. 你手上的動畫是 .mkv內含動態格式 (如 .ass)字幕
3. 你手上的動畫是其他格式但是字幕是外掛 (?)
懶人流程表, 方便給急著找資料跟有經驗的人做參考:
.mkv >> 抽出字幕 (若需要如上2.) >> MeGUI中設定AVS並轉檔 >> .mp4 且字幕內嵌
---
說在前面
所謂的字幕, 主要分為兩種方式:
一個是直接壓在影片裡, 沒有辦法移除, 早期的VCD或錄影帶就是這種方式.
另一種就是外掛字幕.
而同樣是字幕, 又有分成圖像式跟文本式... 不過在此就不多說明了.
有人問說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字幕要這麼麻煩?
主要就因為兩點: 效果/美觀, 還有方便.
效果/美觀:
現在比較高級一點的視聽設備, 會有號稱"超解像, 升頻, Upscale"之類的提高畫質技術, 假如你拿著上面所說的VCD甚至是錄影帶來試, 你會發現在經過處理以後怎麼字幕的畫質也會跟著改變? 有時候甚至會跟著影片一起變模糊? 原因就是因為, 內嵌的字幕就是直接壓在影片裡了, 等於"字幕是影片的一部份".
外掛的就不同, 假如你有試過DVD的"八國語言"功能, 你會發現字幕似乎跟影片內容不相干, 感覺像是圖卡或大字報疊上去那樣. 有電繪美工經驗的人大概會聯想到"圖層", 有劇場經驗的人也可能會想到舞台布置. 好, 就是因為字幕不是影片的一部份, 所以影片在做二次處理的時候不會影響到字幕, 更有甚者, 在電腦上還可以對字幕做單獨的畫面設定.
方便:
記得前段提到的八國字幕嗎? 外掛式字幕的另一個優勢就在於, 因為不是影片的一部份, 所以可以隨意抽換所需要的字幕, 也有人可以依照這樣對某些有雙語音的影片做雙字幕.
但是這種方便性也帶來了一點小困擾, 先不論現在的DVD/BD有官方規範字幕格式, 網路上的低調片所能配的字幕格式就太多了, 這也讓最近崛起的網路視聽家電及MP4等等的難以支援, 所以這時又要反過來直接把字幕壓回影片裡...
---
本篇
首先, 我們需要MeGUI, 這玩意兒不算傻瓜易用, 但是多樣的功能配合著細膩的選項足以讓它打敗一般號稱"一鍵轉檔"的眾多軟體而又能獲得相當好的品質. 同時支援的格式相當多, 也能做壓制DVDRip或是轉到iDevice/智慧型手機之類的用途.
http://mewiki.project357.com/wiki/Main_Page (MeGUI官網/wiki)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egui (MeGUI SF/下載點)
下載後就把壓縮檔解壓到你想要的地方, 第一次打開可能會叫我們更新主程式/套件的情形, 就放心地點下更新吧! 正常開啟後的畫面就會是這樣:
※有些人第一次打開之後可能會提示要自己下載 nero AAC encoder 才能轉含有aac的檔案, 可以到nero 官網自己下載後照指示丟到"\tools\eac3to\"的資料夾裡
首先, 我們不是要直接選取檔案, 只要交給AVS腳本就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了, 所以請從上面功能表點選"AVS Script Creator" (AVS腳本產生器)
點開後就會再打開設定AVS腳本的新視窗, 在input欄位選擇你要轉的影片.
這裡的例子我採用的是 .mkv 封裝加上 .ass 外掛的字幕
打開後會跳出一個視窗問我們要如何打開影片, 在這我們選擇中間的"File Indexer".
其實現在的影片檔都只是一個容器, 裡面再封裝影片及聲音甚至是字幕
這樣一來可以讓影片的格式具有更大的彈性, 在編輯或壓制時也方便拆包
直接選擇Queue繼續
下面的Crop, Resize分別是裁切跟調整影片解析度(大小), 在此不贅述.
再來就是我們這次的重點, 加入字幕!
底下的Subtitle欄就加入你要的字幕, 加入之後可以從切換到Script標籤或是按底下的Preview從影片預覽來確認, 完成的話就能按Save回到主視窗
※假如你像我的範例一樣來源是動畫的話, 上面Deinterlacing (去交錯)欄位的Source is Anime (來源是動畫)不妨一選, 在編碼時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最後的重頭戲, 調整編碼/影片品質.
MeGUI之所以如此強大且受專業玩家青睞的原因就在於它的自訂性, 這點在前面幾個步驟也可以略見端倪 (是不是有很多欄位其實是我們沒用上的?), 而設定影片編碼的選項之所以要特別拉出來講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步驟它會影響你輸出影片的:
1. 影片畫質
2. 影片大小
3. 要看影片的目標平台 (搭配前面的crop跟resize)
好了, 回到主視窗後, 在Video Encoding的地方應該會由AVS自動幫你填上去了
你可以從encoder settings調整編碼,
還有從file format調整輸出格式 (MP4, MKV, RAWAVC)
在這裡我們保持x264, mp4不調整 (畢竟就是要輸出成mp4嘛...)
點選旁邊的"config", 打開編碼器選項:
Encoding Mode是編碼模式, 跟畫面的品質最相關的選項.
在這我選擇2pass - 2nd pass, 雖然編碼時間稍長, 但是能夠在畫質跟大小間取得平衡
旁邊流量在900~1000就能有很好的畫質了
preset欄位則是選擇你要快快編快快好還是細火慢燉
不過PTT有人實驗說最好以medium以上為佳, Ultra Fast畫質也會Ultra差...
AVC Level跟要撥放影片的平台(PSP, 手機等)有關
Target Playback Device有針對各種平台寫好的設定組可以選, 兩者都視狀況選擇.
所有被調整的參數都會顯示在下方(program ...)
調整完後按OK回去.
而底下的Audio config我會使用"nero aac: NDAAC-HE 128kbps", mp4-aac
處理了這麼久, 終於可以轉檔了
按下右下角的"Auto Encode", 會再出現一個視窗跟你確認格式.
把底下的Size & Bitrate (大小及流量)調整為"no Target size (use profile settings)"再按Queue就能開始編碼:
要確認步驟有沒有做錯, 可以切換到旁邊的Queue確認, 接下來就是耐心跟毅力了.
---
參考資料: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563159
http://blog.xuite.net/sarzty/blog/50071456
http://www.ts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05
底下的Audio config我會使用"nero aac: NDAAC-HE 128kbps", mp4-aac
回覆刪除抱歉 我的城是沒有nero這個選項
而我是打算轉成MP4接液晶電視的USB
那我該選擇哪個?